任何建筑行为都存在冗余。每一种视角的恰到好处,都意味着另一种视角的剩余,这些剩余正是容纳建筑设计、意识形态、情感与想象力的缝隙。
- 可见的 the visible
- 可言的 the verbal
- 可绘的 the drawable
- 可建的 the buildable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燮 Zheng Xie
建筑师的信心在于把纸上的东西转换成更加实在的、更好辨析的,能带来事物发生的别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信心,那就没有建筑了。人们常说,建筑常常有着比房屋更多的东西。而在这个意义上,建筑要比房屋少了很多东西……从设计图纸到建造对象,从建造对象到感知体验,在这些过程中显灵,在这些不稳定的缝隙中,创造出设计无法充分描绘的东西。
罗宾·埃文斯 Robin Evans
艺术不等于意识形态的宣传,也不等于任何直接的现实表现,文学有一种文学性,戏剧有一种戏剧性,绘画有一种绘画性,电影有一种电影性,建筑有一种建筑性,归结为一句话:其中所运用的语言有一种独立的价值,一种不是关于内容的,而是关于固有形式的价值。这种纲领不应企图告诉我们事物意味着什么,而应使我们注意意义产生的方式。
王澍 wangshu
两个支撑系统——一个是柱子,另一个是墙——超过了让房屋立起来的结构要求,这迫使人们重新阅读。要么每个系统都在支撑着房子,要么两个系统完全独立地支持房子,或者一个系统只是支撑的符号。在这种冗余中,创建了一个建筑标志:每个系统的功能是表示其自身功能的缺失。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
一种不需要冗余词语来表达的语言也许会更有效,但却会需要我们在听说上集中更大的注意力。这样一种语言也许同样不便用于诗赋:没有词义的交叠,没有同义词,散文和诗歌会失去魅力。假如只有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件事物,散文就将仅仅成为一件产品而不能成为艺术品。不仅是音乐和建筑,其他艺术形式亦然。
布莱恩·劳森 Bryan Lawson
建筑既作为建造行为的统一体,又可以执行与它的功能、意义或者美学毫无关联的其他条件。作为一种“冗余”,这些其他条件可以被看作某种先验形式的缺席,因为它不再基于在场的要素,比如说建造、功能等等。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灵活性不是对使用可能变化的令人律思竭虑的预测……灵活性是创造边缘,即能产生额外的容量,使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释和使用成为可能。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建筑形式固然与功能和技术有关,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方面,相同的技术和相同的功能无论如何都不能确定一个精确的形式。另一方面,建筑形式被证明是比功能更接近永恒。大部分建筑物的寿命会超过其最初的用途和意义。
皮耶.冯麦斯 Pierre von Meiss
我们甚至不惜把建筑圈在自己的领地内,不让它和其他领域发生交流,以便保护它的自主性。这听上去可能,实际做起来却很不可能,因为对于建筑来说,即便是在一个假装自主的独处状态下,也还是存在着一位始终如一的报信人,那就是绘图……建筑师的劳动中有一个特别处于劣势的条件,建筑师从来都不跟他们所思考的对象直接打交道,他们总是要通过某种中介介质,多数的时候总要通过绘图才能跟对象发生……由此直接出现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方式就是去坚持建筑师的直接介入,把绘图丢到一边,推崇无“中介”的建造,那另外一种方式则是更为有效地利用绘图的传递和交流属性。这两种选择,一边强调的是被造物体的肉身属性,另一边关注的是绘图当中被解体的属性,二者就这么面对面地对立着:一端,强调的是介入、实在性(substantiality)、有形性(tangibility)、在场、直接性、直接的行动;另一端,是不介入、间接、抽象、中介、保持距离的行动。这两端是对立的,却未必不互补。
罗宾·埃文斯 Robin Ev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