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 Concepts

摆脱主题内容,返回画面,这确实对传统观念起到了瓦解的效果,使绘画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实验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就其对建筑学的影响而言,也反映在诸如包豪斯那样的学校的教程中,像工程师那样对真实的物质材料做大量的职业性探索,以主题内容与风格流派挂帅的建筑史课程被取消了。在同时期的中国建筑学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类似《营造法式》这类纯职业著作的抢救与整理的工作,遗憾的是,这里面几乎不包括任何观念上的现代转型,至于以后的建筑学与建筑史的研究,受主题内容与风格流派这类的观念束缚深重。

现代艺术在摆脱幻觉艺术的表现之后,在逐渐使自己摆脱了艺术的本文结构之外的一切外部因素之后,就开始经历现实的真实性虚构的真实性的冲突,独断的形式主义相对的形式主义的冲突,审美体验的冲突,一种多少有些天真、幼稚的客观、科学的态度实验性态度的冲突。

前者为自己勾勒了一条从返回平面到摆脱平面,走向立体空间的发生学轨迹,并制造着一种关于“真实性”的神话。后者则逐渐发展出一种不确定的态度,一种对现实的人为构造性的认识,一种对绝对的“真实性”的创造性的不信任,一种对人们固有的关于体验的观念的挑战方式,以及同时性的,非发生学的艺术观。

王澍 Wangshu

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m

构成派艺术家对工业结构的形式摹仿也许天真幼稚,但这对现代工业材料的形式化贡献菲浅,更重要的是,工程技术是一种非博物馆所能承纳的东西。选用这些真正的工程材料,对赤棵的形式进行实验室的操作,不仅把艺术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这种意图创造博物馆化的典型形式本身就是陈旧的艺术主题的新式变换而已

至上主义 Suprematism

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构成派的作品连建筑模型都称不上,如果我们在“新”、“旧”艺术之间划一道明确的区分线的话,决定性的特征不是表现与否,而是这种表现是直接性的还是间接性的,构成派提出的对空间的“容积”理解是重要的,问题是容积本身不是封闭在任何浅薄幼稚的表现形式之内的,在这一点上,至上主义画家对色彩的看法更高明一些,色彩本身就是空间的,它是唯一的基本因素,无需在画面上给它一个“空间”的框架,于是它就象声音一样,无形无状,于是我们不在谈论色彩的形式主义或形状,而是思考声音和色彩(光)的结构关联。

非物质将我引入一片幸福的‘沙漠’,这里别无一物,只有感觉。

结构主义 Structuralism

一等到现代运动(文学、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的美学孤立主义被放弃了,特别是当艺术作品被认为应当置于社会环境内来考察时,形式主义就引出了结构主义。在这种精神氛围中,艺术为克服孤立的美学主义,独断的形式主义寻找出路,与之相比,建筑学似乎是个例外,它在为克服独断的功能主义寻找出路,不过,我以为独断的功能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独断的形式主义,没有无形式秩序的功能,独断的也就是固定的,教条的,建筑学中的功能主义是特别发育不良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意味着被形式主义抽空的主题内容之类的东西又回来了。

施罗德住宅 Schröder House
米希尔住宅 Micheels residence
香川县厅舍 Kagawa Prefectural Government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