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和建筑之间

长谷川豪 Go Hasegawa 地面和建筑的不可分性 我认为设计的开始方法因人而异,但我一般都是从草图剖面图开始的。在纸上随心所欲地开始画,首先画的是地面线,GL(地线)。具体地说,这条线从纸的左下方水平延伸(GL),从某个地方垂直上升(外墙),倾斜(屋顶),再次垂直下降(外墙),然后返回地平线(GL)。也就是说,设计从地面开始。在建筑之前有地面。看着与地面相连的建筑的剖面图,就会发现建筑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虽然它生长在地面上,但并不是神秘的意思,也不是筱原一男“民宅是蘑菇”的语境,或者说它的目标是建造看起来像是从地面上隆起的建筑。仔细观察剖面图,会发现建筑脚下周围有很多难以立即辨别是地面还是建筑的要素,比如从室外延伸到室内的土坯房、沿着外墙铺上的碎石狗跑,或者用地下的话说就是混凝土基础下的碾压碎石、混入水泥牛奶后改良的地基等。虽然《建筑基准法》将建筑物定义为“在土地上固定的工件中有屋顶、柱子或墙壁的”,但实际上土地和工件并不是无媒介接触的,而是存在自然物和人工物混合的部分。 也就是说,“地面和建筑之间”有一个不确定、模糊、渐变的区域。建筑之所以看起来像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恐怕是因为这两者的不可分割性吧。 筑土/构木 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淮南子》(公元前1-2世纪)中有这样一段下行。“古时百姓住湿地、住地窖,冬耐霜雪雨露,夏耐酷暑蚊蝇。于是,有圣人出来,为百姓填土搭材造室屋,高栋梁低檐遮风挡雨,避寒暑,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个“盛土搭材”的部分的原文是“筑筑区土木和木土构木”,据说明治时代将其填塞形成了日语中的“土木”一词。但实际情况如何?“筑土”和“构木”分别分配给土木和建筑,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吧。刚才写到地面和建筑的不可分割性,近年来地面对人类越来越遥远。地面和建筑本应是连在一起的,却很少能真正感受到这一点。究其原因,从简单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是建筑的巨型化和高层化等原因造成的,但追根溯源的话,从“筑土”和“构木”分工化开始,地面就开始远离人类了。 说到“筑土”,让人想起横亘在大阪府堺市住宅密集地的仁德天皇陵。建于日本古坟建设鼎盛时期的4~5世纪,长475m,后圆丘高30m,是日本最大的古坟。那个巨大古墓的140万方的泥土是从哪里运来的呢?据说是从外围的双重护城河开挖开始的一半左右(现在变成了三重护城河,外侧的护城河被后世挖掉了),剩下的是削掉距离200m左右的山丘把泥土运进来的。也就是说,坟是用“那里的土”筑成的。包括最适合那种高填土的土质在内,虽然是古代的基本技术,但只能说是出色的用地选定和施工计划。 虽然规模要小得多,但这次发表的住宅也有类似的考虑。为确保建筑物的地面承受力而挖掘地面,将土运出某处,或者从某处将土运进某处的工程称为土方工程,但由于谁都不关心土的来历,因此,一旦建筑物建成,就几乎没有这种土方的移动。然而,这块地皮是山体地貌的一部分。他决定将长时间堆积的土方尽量留在这个地方,并将平整土地和土方施工产生的渣土堆在场地中央。土方工程结束后,可以看到场地内的前景,通常情况下,这是一个人工景观,但在中央建起了一座山丘,这一景象有些异样。下面的土在旁边。我觉得已经看到了这栋住宅的样子。 说到铁毯,听起来有些玩笑,但我认为,通过将“细线(水管)”编织而成的“粗线(通道)”与现有的树木和花草缝合而成的“粗面(地毯)”这种纺织式的介入方法,既能配合庭院中各种元素的尺度,又能与植物共存。经过镀锌处理的水管切面也会生锈,因此在小口面上施上了巴拉甘在住宅作品中使用过的紫色和橙色防锈。总长达3.2公里的水管在会期后将在当地设备商的管道工程中重新使用。很快,“地毯”就散落在墨西哥城的大街小巷。 不同的“视线”和水平的风景 挖出的土在原地用完才是住房的条件。无数线材谋求与自然共生,最后回到城市。两个项目是为了完全不同的目的而建立的,前者是“将筑土空间化”,后者是“将构木风景化”的尝试。也就是说,通过“筑土/构木”的逆向使用,试图解构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将积存在土里的水分散发出热气,慢慢地返回到空气中的大地,以及为了休息羽毛而下来修补毛发的鸟,都在和自己同样视线高度的中庭里,非常接近。另外,一直以来都是欣赏的花草和昆虫就像坐在自己坐的“地毯”上一样,就在旁边。他的目标就是这样将大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活动和人类的视线排成一列的水平风景。因此,重要的是不排除他人,直到最后一刻控制屋檐高度,横截面地连接湖水和住宅,从步道上艰难地交换视线,与他人的紧张关系。 虽说是“视线”,但也不仅仅是指物理视线的高度和远近。考虑对方的情绪化的眼光(“以某某的眼光考虑问题”等),立场形成的社会性的眼光(“居高临下的眼光”等),制度性的眼光(以本稿来说,筑土=土木/构木=建筑)等各种各样。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各种各样的“视线”为了不相互冲突而被干净地分开,我们马上就感觉不到其他“视线”的存在了。建筑很容易参与到这种“视线”的分类中,无形中把地面与人类割裂开来。将各种“视线”一一解构,摆齐、错开、整齐划一,营造出五花八门生并排并存的风景。“地面和建筑之间”充满了重新开始这种水平风景的契机。

  

架空 pilotis

Raised ground floors 架空,一方面是围护结构的削减(主动),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往里渗透(被动)。 只要建筑的底部与地面相连,它的底部就不需要视觉不定空间。然而,当它被看作是悬在地面上的体量时,这时要求有一个合适的不定空间。如果建筑与地面之间的间隔较大,建筑物就会像气球一样飘浮,甚至可能失去与其基础的联系;如果这个空间太小,来自建筑物朝向地面的视觉力可能看起来受到约束,占据了一个与建筑物主体相比显得太小的区域。当勒·柯布西耶设计哈佛大学的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时,他意识到,除非下面的较大空间把地面上产生的引力分成更多的独立部分,否则在二层的巨大弧线形的北工作室的水平凸出部分将大大失去向外的推力。由于这个原因,在工作室下面挖了一个本质上非实用的凹洞,把它置于相对修长的底层架空柱之上,因此获得了必要的动力自由。 鲁道夫·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



扎根 Rooting

扎根或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却最不被认识的需要。 西蒙娜·韦伊 Simone Weil 一个沙漠里的房子是不可以在土壤里扎根并且从沙子里生长出来的。一栋建筑物说白了就是一个人造物,是将在车间预制的诸多部件经过长途运输送到崎岖的沙地上组装起来的构筑物。这个建筑身上没有什么是当地的,就连所需要的水都要通过管道从遥远的地方输送过来。……房子是不会像种子那样吸收了土壤里的养分就自己长出来的。那只是一种抒情的夸张,一种说给小孩子听的神话。 理查德·诺依特拉 Richard Joseph Neutra 从远古到1920年代初期的艺术批评中,创造通常被视为是一种赋予物质以形式的过程,仿佛不然的话物质就是无形的或是形式不那么完美的。 在这样的立场看,创作权是具有权威性的。在18世纪,这样的工作被视为来自天才,这样的作品被容许当作之前圣物的替代物。然而,把设计视为是对当地条件的培育的看法,则意味着“形式的赋予”还来自自然,并已经出现在自然之中了。如果广义地看,这就是一个生长与解体的循环。因为世界本身可以自己策动自己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这叫作匿名化的创造力:世界可以自己做着自己的事儿,仿佛你我和它都没有关系,仿佛一个人的设计根本就不会起什么作用似的。……我们不该把设计上对于自身的重复看成是一种失败,也不应该视为是他对基地解读的一种随意。仔细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差异,也同样能够揭示相似。但这样的重复不是汽车制造业中的那种完美“重复”。在彻底的相同和彻底的不同之间存在着第三种可能性,就是当培育(cultivation)变得具有了建造性,以及反过来,当建造材料经过“培育”(cultivated)之后,就出现了第三种可能性。 戴维·莱瑟巴罗 David Leatherbarrow 连接与脱离 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 鸡栖于弋为榤,凿垣而栖为埘。 《尔雅·释宫》 建筑与大地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建筑不得不与大地连接,将荷载传至大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另一方面,建筑与大地连成一体时,会面临复杂物理环境问题,以及受到复杂的外部作用力。不恰当的地下空间和架空都会带来使用、建筑技术以及造价方面的问题。 连接/锚固/交换 脱离/架空/隔绝 结构系统 Structural System 基础(承载系统) 沉降/抗震缝 环境系统 “扎根 Rooting”

 

抹灰 Plastering

造价估算 15-30元/㎡ 项目 单位消耗 单价 人工 2-4工日 350/工日 水泥砂浆 2-3m³ 400-600/m³ 每100㎡:1500-3000元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

砌体墙具有的双重角色:传递上部荷载,围合空间。因此,作为一种建造行为,它是高效的。当人工价格较低时,它也是经济的。它的矛盾性在于:作为一种结构,它具有较多的冗余;作为一种空间形式,它的自由却受到结构的限制。砌体墙的奥秘在于,在恰当的结构冗余度内最求恰当的形式自足。 1.0 墙体布置 2.0 构造柱布置 6度二、三层和7度二层且横墙较多的丙类房屋,只要合理设计、施工质量好,在地震时可到达预期的设防目标,规范对其构造柱设置未作强制性要求。 GB50011-2010(201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7.3 条文说明 3.0 圈梁布置 4. 2. 6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 190mm,高度不应小于 120mm,配筋不应少于 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4. 2. 7 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应大于 1.2;当挑梁埋入段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应大于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

 

基础 Foundations

基础埋深 基础类别 基础埋深/建筑物高度 其他要求 非桩基 ≥1/15 基础埋深≥0.5m; 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埋置深度宜大于场地冻结深度;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桩基 ≥1/18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多层建筑筏形基础:底板厚度:平板式 ≥300mm,梁板式 ≥250mm。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外墙厚度 ≥250mm;内墙厚度 ≥200mm;底板厚度:平板式 ≥500mm,梁板式 ≥400mm。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 砖基础 200 mm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基础 Foundations”



排水 Drainage

管道与配件 Piping & Accessories 存水弯与通气管 Traps & Vents 4.3.4 通气管道不得接纳器具污水、废水,不得与风道和烟道连接。(条文说明:通气管道接纳任何水流或气流会破坏通气管道内气流组织,使通气管丧失平衡污废水管道内正负气压的功能。) GB55020-2021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苏维脱系统 Sovent System 一种汽水混合排水装置,改善了立管内常处负压的状态,可以取代通气管方案。 沉砂井 Catch Basin 化粪池 Septic Tank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 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h-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 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 “排水 Drainage”

 

秩序/混沌 Order/Chaos

晶体与火焰,是两种百看不厌的完美形式,是时间的两种增长方式,是对四周其他物质的两种消耗方式,是两种道德象征,是两个绝对,是区分事件、思想、风格与感情的两个范畴。城市这个形象比晶体与火焰的形象更为复杂,我可以用它来表现几何图形的合理性与人类生活的混乱状态之间的矛盾。 伊塔洛·卡尔维诺 Italo Calvino  为什么要建立秩序? 如何建立秩序? 秩序 ≠ 单一、简化、同质化、标准化 为什么要变化?(necessity/Legitimation) 如何变化? 秩序这个术语的含义已经被长期的争论曲解了,把普遍意义上的秩序等同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秩序,并被一代建筑师所推崇,但又被另一代人视为讨厌的限制。秩序最终变成了几何形状的简化,以及一切事物的标准化,当结构的结合被简化时,各个组成部分就变成可以互换的,而且主要的构造就变成同质的了。 无秩序指的是什么?并不简单地指极端缺乏秩序。无秩序是其他的东西,它是由部分秩序之间不调和而产生的。在无秩序状态中存在的关系可能同样是良好的其他方式,它们纯粹是偶然性的。然而,一个无秩序排列的组成必须在它们本身之中有秩序,并且一个旋律不能与另一个旋律不相容。因此无秩序为“不协调秩序的冲突”。 文丘里列举了许多非常好的关于复杂性的例子。但是他错误地宣称这些复杂的东西陷入矛盾中因此是无秩序的,而事实上,它们中的大部分不是这样的。矛盾这个术语的误用,一定不能被同意用来证明故意无秩序存在的合理性,这些故意无秩序是由于我们时代社会的分化以及形式感的崩溃而造成的。 无秩序的产生是由于关系被暗示了却没有提供出来。我们发现在城市街道中见到视觉上的无秩序,不是因为在各种部分之间没有发现关系,而是因为街道的连贯相似性所要求的这样一种关系。使一个形同散砂的社会中的元素有秩序的最好方法可能是不涉及辨别不清关系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的世界,每个个体单位都各行其事,就像贾科梅蒂(Giacometti)画的行走的人像和龙安寺里的石堆,互相之间只靠吸引力和排斥力才能保持平衡。这种分散性可能不是个人、家庭、全体居民、民族生活在一起的理想方式,但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鲁道夫·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 美的本质特征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于生命力在有机体中的表现,或依赖于对无生命的力量的臣服。 美丽之灯 生命之灯 如画 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现代建筑曾发现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及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生产的相似单元被一个挨一个地排列从而产生不重复的和谐。一旦由时间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淀所创造出来这种美的类型,在文学中被发现并赞美,人们在实验室里含糊地模仿它的形式,天真地试着去获得它、复制它,不理解形式是由历史过程产生的,没有过程的承载是得不到它的。 保罗·波多盖希 “秩序/混沌 Order/Chaos”



正/斜 Orthogonal/Oblique

路易斯康:order/self-complement 我是匿名的,我有一个“房间社群的”概念,或者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让建筑找到自己的联系。 I was a hermit who had the idea of socializing elements, of bringing them together into a single self-complement. Make the building find its own connections. “正/斜 Orthogonal/Obl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