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领域 In-Between

各种理论

伊利尔·沙里宁 Eliel Saarinen(1873-1950)

1948 年,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在《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
题的基本途径》( The Search for Form in Art and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建筑喻为“空间中的空间艺术”。因此,建筑形式问题从“反映内部空间”的单一
性矛盾转向“既反映内部空间又反映外部空间”的两重性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
“空间中的空间”隐含着将中间领域视为解决建筑形式两重性矛盾的关键部位。

建筑是房屋吗?毫无疑问,一般人会作肯定的回答,因为多少代的人都是这样理解的。按照这样的理解,建筑就变成了包含内部空间的外壳——风格化的立面——
而解决外壳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建筑问题的人,并不是外壳的设计者,而是另外的人——内部装饰者。外壳外面的建筑问题,则归其它的人——城市规划者来处理,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建筑的重点,然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违反了建筑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原则。

Search for Form: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rt 1948
伊利尔 · 沙里宁 Eliel Saarinen

阿尔多·凡·艾克 Aldo Van Eyck(1918-1999)

1959年,阿尔多·凡·艾克对表皮形式的批判而重申中间领域的人文价值。

建筑应该被构思为界限明确的各中间领域的组合。这不是指有关场所和时机的不断过渡或无休止的延迟。相反,它指的是与空间流动的现代概念和消灭室内外之间一切连接的倾向决裂。所以,过渡必须要用能够同时意识到两边的重要情况的所限定的中间领域加以连接,从这一意义上说,中间领域为冲突的两极能再次产生孪生现象(twin phenomenon)提供了公共场地。

阿尔多 ·凡· 艾克

罗伯特·文丘里 Robert Venturi(1925-2018)

文丘里在历史语境中为中间领域“招魂”。

1966年,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承继了沙里宁、凡·艾克等人的观点,仍强调建筑形式源于“表里不一”的内外矛盾。同时,结合自身对欧洲古典建筑的考察,论证内外之间冗余空间(residual space)存在,并将此作为化解内外矛盾的关键领域。正如建筑评论家文森特·斯库利的评述:“它(《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可能是 1923 年勒·柯布西耶写了《走向新建筑》一书以来有关建筑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在理论上,该书对柯布西耶“一切都是内部,内部决定外部”、“表里如一”的表皮建筑学批判,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始,即从现代主义的“表皮形式论”转向后现代主义的“中间领域形式论”。

室内和室外的不同是建筑中矛盾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室内外的矛盾还表现为一层脱开的里层,该里层在里衬和外墙之间创造了一层额外空间。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

设计从外到内,同时又从内而外,产生必要的对立而有助于成为建筑艺术。由于室内不同于室外,墙——变化的焦点——就成为建筑的主角。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

为了论证其理论的合理性,文丘里结合大量建成作品,配以 8 张图解说明冗余空间的内外表皮在材料、形状、构成、大小、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

1976 年,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在《新共生思想》一书中,站在哲学、
社会学的高度,将建筑领域偏于具象的“中间领域”概念升华为一个相关抽象的
“中间领域”概念,重在两极矛盾中,寻求共生的中间领域(intermediate zones
)。此外,借用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千利休(1521—— 1591)的混合色彩理论——“利休灰”来隐喻创造建筑内外共生的“灰空间”,一种“既不割裂内外,又不独立于内外”的交混空间。

在日本的空间里区分内部与外部的墙没有发展起来,虽然有石头文化(石建筑)与木头文化(木建筑)这种材料之间差异,不过更多的是因为意识上存在着内部与外部的相互渗透。日本传统建筑中分隔内外的中间领域还有廊子……廊子具有作为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第三领域的意义。从廊子在屋檐下这层意义来看,它是内部空间,从开放性这层意义来说,它又是外部(庭院)的一部分。

(日)黑川纪章著,覃力等译.新共生思想

威廉·J·米歇尔(William J.Mitchell)

1990 年,威廉·J·米歇尔(William J.Mitchell)在《建筑的逻辑:设计,计
算和认知》(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design,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沿袭了文丘里“建筑形式源于内外对立”的观点。不过,米歇尔关于“对立”的解释更为辩证,如他所述:

“建筑就是从连续的空间中进行某种区分的艺术,诸如内与外,亮与暗,冷与热
……通过分离和区分的方式从一片混沌中获取形式。”

William J. Mitchell. 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1999 年,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在《拉 ·弗兰颂:建筑的中间领域》
( Le Fresnoy: architecture in/between)一书中,从“事件——空间”的角度,将中间领域(In-between)作为一种新旧结合的全新模式。同时,屈米认为“中间领域”是设计逻辑的支点:“中间领域是异质元素交汇之处、事件发生的场所;它还是设计的“间隙”,是“意想不到的冗余物,它从来没有被真正地构图(设计)过,但却产生了整个方案的逻辑,它成了一种‘礼物 ’,一种可发生任何事件的实验性和边缘化场所”。

藤本壮介(Sou Fujimoto)

2010 年,藤本壮介(Sou Fujimoto)在《建筑诞生的时刻》一书中,提出展现其设计理论的“未来建筑五点”,其中第五点即“之间建筑”。所谓“之间建筑”,即建筑并非只是一个空间,相对于空间本身而言,空间与空间的关联性以及空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更为重要。因而,藤本认为“中间领域”是建筑最为重要的部分,“建筑既不是做出内部,也不是做出外部,而是做出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那种暧昧而丰富的场所”。

冢本由晴(Tsukamoto Yoshiharu)

2010年,冢本由晴(Tsukamoto Yoshiharu)研究室编著《窗景:窗的行为学》(Windowscape:Window Behaviorology)是一份调研报告,其研究室成员通过对28 个国家, 76 座城市, 135 扇窗的实地调查,归结出五种类型的窗:聚光之窗、融光之窗、雕刻之窗、光之房間、影中之窗。事实上,书中所指的“窗”已非一般意义“窗”,更应被视为容纳行为活动的中间领域。各个地方、不同类型的建筑也从侧面证明:“中间领域作为建筑界面”并非仅存在于理论文本中,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内外之间与建筑设计操作

沙里宁关于 “ 空间中的空间 ” ,文丘里关于 “ 冗余空间”、阿尔多·凡·艾克关于“中介空间 ” 以及赫茨伯格关于“形式的空间”的论述,较为清晰地阐释“中间领域作为建筑界面”的概念成因以及与“表皮作为建筑界面”的区别。中间领域作为内外之间不确定的第三元,其操作原理不同于仅涉及“内”、“外”二元关系的表皮。文丘里似乎已看到涉及中间领域的三元关系问题,并将这个由“内部-中间-外部”的三元整体称为“困难的整体性”。文丘里、阮昕等人的研究已清晰地建构出关于内外对立的操作方法:涂黑(poché);吉迪恩、塞维等人的研究已提及内外连续的操作方法:分解 。柯林·罗、霍伊斯里等人的研究已部分论及内外透明的操作方法:层透。

中间领域作为古典建筑形式的研究本体;与表皮作为现代建筑形式的研究本体。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当前研究尚缺乏从经济、社会、技术等多角度,去分析其历史背景与转型动因。文丘里虽然意识到中间领域涉及的三元关系问题,但在三元关系建构中,建筑形式逻辑只是“从内到外,同时从外到内”的两个二元关系的并置。因此,忽略第三元中间领域在三元关系中的作用,只涉及内、外二元关系的形式逻辑,并未真正解决中间领域形式操作原理的三元关系问题。 因缺乏对三元一体生成逻辑的认知,各个方法仅是孤立的存在,尚缺乏系统串联。同时,站在当代建筑学的视野,尚缺乏关于操作方法是如何延伸到当代建筑学中,并与当代建筑实践结合。

内外之间特点与状态

功能不定与类型多样

所谓“功能不定”,指中间领域所涵盖的行为活动,多为“交通、观景、闲谈、驻足”等临时性活动,难以依据固定单一的功能进行“分类——量化”。

塚本由晴研究室,窗,光与风与人的对话

状态

  • 对立:文丘里理论中“实墙导致的内外对立”
  • 连续:黑川纪章理论中“虚廊导致的内外连续”
  • 透明:这种临界状态等同于柯林·罗理论中“既虚又实的“关节”导致的内外透明”

操作范式

涂黑 poché:表里不一,内外对立

意味着将内外之间的中间领域涂成“黑色”,以凸显厚墙内、外平面轮廓的完型几何特征。连续且围封的厚墙,赋予建筑内、外表皮清晰的平面轮廓,导致外部量体与内部空间呈现出自足的几何形态。处理内外二元矛盾:曲中有直,圆中套方、方中套圆。实体涂黑的“空白”源于“挖减”。而腔体涂黑的 “空白”源于“围合”

Khan’s sketches of castles

苏格兰城堡,很厚的、很厚的墙,少许开口面向敌人,而向内拓展面向居住者。适合读书的地方,适合观看的地方 ……适合睡觉的地方,适合楼梯……阳光。它就是一个神话。

Letter, Kahn to Richard Demarco (Richard Demarco Gall Ltd., Edinburgh), August 28, 1973,
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分解:反方盒子,内外相融

分解操作的动因在于将“方盒子”内外对立的空间关系扭转为内外连续的空间关系。因而,分解操作的对象(原型)为具有完型几何特征、内外轮廓清晰的方盒子,其操作目标为介于内外之间、让生动的气韵贯穿内外的“檐廊”。

赖特.赖特论美国建筑

我给方盒子从上至下、从内至外的破坏,(结构)支撑点内移,清晰地建立在离开转角的地方,另一个结果是为墙体本身带来了成为室内空间中独立展示面的可能。空间可以随意地自由处理,引进室内或关注室外。

化体为面的片状分解,赖特,风格派,密斯。化整为零的块状分解,柯布西耶,妹岛和世,斯蒂芬霍尔。

无论是“片状分解”还是“块状分解”,其根本目的在于:破坏 “方盒子”的完型几何特征,让“虚空”穿梭于内外之间。至于说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分解方式的差异,片状分解执着于将“板片”作为独立要素从单一体量中抽离出来。而块状分解执着于将大大小小的“房间”作为独立要素从单一体量中分离出来。

透明:浅层结构,内外渗透

般由内、外两个实界面及中空的“浅空间”构成。与厚墙、檐廊这些中间领域界面类型比较,夹隙在调和内外空间关系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内、外实界面的清晰轮廓维系着建筑的体量感,另一方面,界面开口处透露的些许纵深,又弱化了建筑的体量感并形成内与外的连续。

透明材料的加法层透,不透明材料的减法层透。形式逻辑角度:柯布西耶,彼得·埃森曼,迈耶。


李静波. (2015). 内外之中间领域作为建筑界面的形式操作.


相关内容

    […] 之间的领域 In-Between […]

    […] 之间的领域 In-Between 避难所和视野 […]

    […] 之间的领域 In-Between […]

    […] 之间的领域 In-Betw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