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意识形态批判

绿色建筑是经济和政治问题

绿色建筑某些细枝末节或许可取,但总体上特别在意识形态上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们要把自发地追求节约,利用建筑手段改善通风、采光、保温条件,尊重环境的建筑与特定的绿色建筑区分开,前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建筑实践并不是新鲜事,后者则是近年出现的,呈现高度组织化且具有鲜明的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绿色建筑的基础是认证,认证将技术和知识转化为一种对行业发展的强力控制。围绕着认证建立起各种资格门槛、技术体系、认证流程、资质培训、文件编制、宣传推广等制度和活动,它们彼此关联形成一张笼罩行业的大网。与这张企图笼罩行业的绿色建筑之网不同,个别建筑师自愿追求节制谦逊、和谐共生的建筑,所以这些建筑师们就不要自作多情地硬往上凑了。

以LEED为例,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制定的,系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表面上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实则是美国材料设备生产商、建筑公司、建筑师事务所、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组成的集合体,他们的利益都和绿色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制定LEED标准为USGBC的成员们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庞大的市场。

悖论往往是窥视意识形态奥秘的缝隙所在。为什么超高层建筑能获得LEED认证呢?作为地标的超高层建筑往往服务于最顶级的资本和势力,这些机构现在不但要处于经济金字塔的顶端,也要处于道德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既想要超高层建筑的奢华傲娇,又想有绿色建筑的道德节操。齐泽克在《先是悲剧,然后变成闹剧》中提到消费与道德相融合的当代资本主义形式:文化资本主义。他认为过去资本主义只是逐利,现在却把逐利和道德结合起来,一边逐利一边践行道德,同时也让消费者在掏腰包的时候获得道德感的抚慰。

绿色建筑弱化了人的主体性

绿色建筑在意识形态上还通过把人类想象为必须倍加呵护的弱者(胆小、羸弱、敏感等)来创造商机——兜售大量机电设备(空调、电梯等)创造利润。这种意识形态导致人类日益虚弱,愈来愈依赖科技和消费。比如LEED很强调环境舒适性概念,这就为生意埋下了伏笔。高舒适性要求严格调控环境的温湿度、洁净度,不可避免地依赖机电设备并导致大量能耗。

关于绿色建筑的追问

面对绿色建筑浪潮,想对环境负起责任的人们,首先要问的也许不是如何让建筑更绿色,而是为什么还要建造建筑?

有多少需求是必须通过建筑这一古老、低效且昂贵的方式来满足的?

哪些建筑的建造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哪些只是因为我们贪婪?

我们在追求建筑的使用价值还是符号价值?

在建筑中我们需要多少舒适性?

我们要不要变成恒温恒湿的温室中稚嫩的花朵?

要不要费尽心机地杀死空气中90%的细菌、霉菌?

冯果川

相关内容

    […] 冯果川 Fengguochuan […]

    […] 冯果川 Fengguoch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