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景刍议 Over Landscaping

主体与对象

风景点是自然风景区的精华、核心或古迹所在,是其中特别值得停顿、逗留、浏览、凭吊的地方,所以开辟风景首先要对风景区进行搜索,选择观赏景色的视点,或者更确切一点说,选择观赏景色的诸视点。例如对象是一山,从一个视点看,看到的是它的一个面,从多个视点看到的画面集合是它的体量、体态,那么对它才有了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的印象。不管一点或多点,这都是我在景外。如果从一个视点扫视周围,那么看到的连续画面构成视点所在空间的视觉界面,这里称之为界面的,当然包括天、地二面在内。这是我在景中。景外是旁观,景中是身受。严格说来,景外视点仍在更大一层山景中,但从风景美的角度来说,只有对象所处的一面含有积极意义而已。

突变的动观效果

把多个景外视点串连成线,例如对象是三个峰,那么随着导线上视点的移动而三者的儿何位置不断变动,若各视点的标高又不同的话,那么三者还会不断起伏。又如把景中视点在同一环境中移动,那么这一空间的视觉界面就不断变化。这两种情况都是渐变的动观效果。只有从景外视点转移到景中视点,或从景中视点转移到景外视点,尤其是从一景中视点转移到另一环境的景中视点的时侯,才会取得突变的动观效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种情况。

譬如有等长的二条线,乙是田景外到景外,而甲则是景外经景中到景外,估计甲较乙为好。等长的二条线,乙是由景中到景中,而甲则是景中经景外到景中,估计也是甲较乙为好,这是迂回取胜。又譬如有景中到景中一条线,如果在其间设障物一道,这是运用摒去不积极面的手法,人为地形成景外视点。另-种办法是在线上设一院落,这叫做在景中人为地形成另一景中,效果都将加强,试想如果上述院落代之以一圈空廊,则肯定是不起作用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在许多新建公园中不时见到的。

动观/静观

就一个景中视点来说,空间的感受主要产生于一个个印象集合而成的空间视觉界面,就一条导游线来说,产生于互相联系的空间集合的,却不是简单地各个空间感受的总和,而是加深、扩大、提高了的总感受。这样说法或许有人会问,是否过于强调动观的空间感受了。欣赏一幅山水画岂非平面?李白之对敬亭山,岂非静观?感受又是如何来的?这问题容易解答,画非空间而能感人,是通过勾起回忆和還想,独坐看山似是静观,实则,众鸟有高飞到飞尽之际,孤云有未去与已去之间,山随晦明变化,轮廓逐渐清晰,体势逐渐显露,气质逐渐鲜明,步未移而景却在动,和看画是不同的。何况,“水穷行到处,坐看云起时”,静观其实是动观的组成部分,又往往处于流线上的尽端。

组景规划与设计四要素

  • 总感受量(total experience)
  • 流线长度(length of sight-seeing paths)
  • 变化幅度(variety of spatial experiences)
  • 时间或速度(velocity)

从这里我得到一个启发。静观时,如果空间感受变化的幅度不大,要取得一定的感受量,是要有较长的时间的。静观等于是流线长度为零。当动观的时候,假设总感受的量保持不变,流线的长度也不变的话,那么空间感受变化的幅度越大,则所需时间越短,换句话说,动的速度可以越大。同此理,如果空间感受变化的幅度不变,速度也不变,而无谓地把流线拉长的话,总感受只会减弱。或者空间感受变化幅度不变,流线长度也不变,而缩短时间的话,显然总感受也只会减弱。所以苏州园林细腻的变化,匆匆地兜上一圈,是绝不会取得冉冉缓步的感受的。又试想,一个盆地,树木茂盛,本来要经过一大段盘山道路通到另一个海拔更高的山谷,谷当中是碧绿的湖水,沿湖郁郁苍苍的松林,如果在盆地和山谷之间开凿一条短捷的隧道,那么两地景色迥异将会给人以多么惊人的感受,这是缩短长度,从而扩大了变化幅度的效果。与此相反,李白有句日:“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没有度尽松声哪得花明的喜悦,这是不可或少的长度。今天,人们有时好心肠地把汽车路直辟到景点的跟前,反而有损于景点。这就是没有或不知道把保持和扩大总感受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原故。综上所述,这个总感受量、流线长度、变化幅度、时间或速度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给我们组景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一条微妙的线索,大家熟知的我国园林的步移景异的手法,不过是这个道理最简单的运用罢了。

描写风景美:古今骚人运用的词藻实在太多了,有些固然典雅,然而无从把握,有些确乎灵妙,奈何不可捉摸。这是因为写的是情,如果不把所以生情的空间感受转译出来,是难于在组景设计中为我所用的。组景的目的主要正是有意识地取得一定的空间感受。

那么空间感受又有多少种呢?我认为柳宗元说得最为干脆、最为概括。他说:“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真是被他一语道破。他还认为风景须得加工,先是下番伐刈决疏的功夫,才能“奇势迭出,浊清辨质,美恶异位,”然后“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增以茂林藁石…不可病其邃也。”这就是说要因势利导地进行加工,而所谓势者,非旷即奥,不是非常明白的吗?

然后再把局部空间感受或者说把个别空间感受贯串起来,凡欲其显的则引之导之,凡欲其隐的则避之蔽之,从而构成从大自然中精选、剪裁、加工、点染出来的顿挫抑扬富有节奏的美好的段落,这应该就是组景设计的基本内容,所以说,总感受量之所以多于各个局部之和,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来之于节奏,主要在于旷与奥的结合,即在于空间的敞与邃的序列。由此看来,风景本身是客观存在着的,然而它的美的效果,却有待我们去发掘和创造。

既然经过有意组景,那么大家从中取得的感受理应基本相同,但是各人的性格、情绪、素养、好恶等等可都不相同,因此在主观成分参与之下,美的感受就有差异。为了唤起一定的同感,促进所谓再创造,人们运用了能起提示、指点、启发作用的匾对、题泳、史话、传说,从而令人浮想潮跹,这正是我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独特丰采,值得我们珍惜。

风景的范围

或许还有人会问,把风景美感的得来单纯归之于视觉,岂不片面?提得好。风景中耳得之而为声,目遏之而成色,举凡花香、鸟语、泉声、谷响,这些听觉、嗅觉以及熏风、清气,甚至品茗、灌足等等味觉、触觉,固然无一不是参与其间的,可是无疑,视觉印象华竟起着主导作用。风景之所以能够激豪情发幽思,因景而生情,空间感受毕竟是基本的方面。

这就又提出了一个什么是风景范围的问题,按传统的概念总是喜欢把风景和喧嚣的人工环境相对立。但是通常却又不把那些人迹罕至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算在内。其实这也是相对的。幅度是随着速度而变的,“野”与“险”的观念是随着游览工具的进展而发展的。另一方面,有些工业以其有力而鲜明的体形轮廓,例如火力电站的立方体厂房、双曲抛物线淋水塔、高耸的烟囱和大线条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可以构成动人的而且是前代所不能有的景色。所以从城镇到风景点,从风景点到原始穷山恶水之间是没有什么严格而固定的分界线的。已有的名胜固然必须审慎地加以维修保护,但是我们终究不能只是满足于步历代和尚道士的后尘,附封建士大夫的骥尾吧?所以应该强调开辟二字,只要我们对风景的范围扩大来看,那就何患无处着墨。譬如安徽从歙县、绩溪一线去黄山,途径镇头到反书一段许多山村溪流极为优美,不必定要有什么名泉古庙,这里距黄山车行约三小时,正可选辟一个中途点。现在交通比古代不知方便多少,要求确乎是高得多了。皖南一带作为一个整体看,九华山建筑群完整统一,由南而北,九华是黄山的补充,由北而南,则黄山是山势的高潮,有待我们去选线布点。所以说可供施展的条件也多得多了。

开辟风景,发展旅游的目的并非局限于经济收益和外事往来,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在风景中人民接受历史教育是一个方面,而更为直接的则是美的感受。我是这样理解的:譬如经过组景,从而突出的景点,在空间为敞,在空间感受为旷,在情为畅,而在意为朗,朗者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之谓,将会好一阵子留在人们的脑海,这就是起了作用。而导线组成的节奏所起的作用就更为深刻了。所以组景重在意境,而意境则有高低雅俗之别。试想那种汲汲于一个亭子占一个山头的做法究竞反映什么意识?那种醉心于发现狮峰虎岩马鞍牛头的做法又能给人留下什么回味?又能是什么教育作用呢?

风景中开路修桥建屋,掌握尺度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马鞍山市有个太白楼,可以想象当时人们或步行或骑马经过一段曲折蜿蜒的石径,上得楼来,顿觉敞亮爽快,而现在呢?经过沿河一条无遮无盖的车道,直驰楼前一片停车场,上得楼来,只觉小得寒酸。设若改为树荫下单行车道,只要有个三五十米的距离下车步行,楼前增种些树木,当可有所改善。又如拟建中的某研究所选址在苏州某山脚下,显然宜于在服从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成组疏散,局部紧凑,高低错落,大小相间,而不宜呆板的高楼大厦,才能与妩媚的景色相协调,这都是建设原有古迹名胜容易碰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绝不能由此而得出风景中尺度小就美的结论。例如不少公路桥梁用了罗马柱头似的桥墩和赵州桥的栏杆格局,而大煞风景。相反,路、桥以及建筑以大刀阔弃的气势结合大线条的自然景色是在现代建筑中不泛范例的。所以,有时风景中几个单位的建筑项目宜于通盘考虑,一气呵成,“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是于风景有损而无补的。总之,从尊重自然照顾原有着眼,应大则大,应小则小,应分则分,应合则合,那就必然是和小单位的狭隘观点、陈腐的形式主义不相为谋的。所谓意境就是思想性,所以,归根到底,提高思想水平,才是开辟风景的最基本问题。


相关内容

    […] 组景刍议 Over Landscaping/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