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 Roof

打伞或穿雨衣。为什么建筑物有屋顶?其实跟人一样,就是不想被淋湿。用这样的逻辑理解,“屋顶的意义”自然就简单了。屋檐较深的屋顶如同撑着一 把大伞,目的是让外墙不易淋湿,减少损伤。但也有人觉得“撑一把大伞实在是麻烦” !如果是这样,就可以选用高防水性建材,相当于穿上雨衣。

松下希和 Matsushita Kiwa

3.0.1 屋面工程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和阻止水侵入建筑物内的作用;
      2 冬季保温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和防止结露;
      3 夏季隔热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4 适应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和温差变形;
      5 承受风、雪荷载的作用不产生破坏;
      6 具有阻止火势蔓延的性能;
      7 满足建筑外形美观和使用的要求。

GB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屋檐

初期,屋盖与墙体的构造意匠相同,墙体与屋盖交接一线涂泥成棱,不出檐。进而采用密排版椽,合理地承受屋面荷载,并出现了防雨的檐部。随着房屋高度的增长,出檐也逐步加大。仅凭屋椽悬挑出檐有限,过大则屋椽易被压折。出檐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促使了承檐结构的发展。仰韶文化晩期,创造了檐下立擎檐柱支承的做法。落地支承的擎檐柱是承檐结构的原始形态,在它转变为斜撑之前,一直是承檐结构的唯一方式。

杨鸿勋 Yang Hongxun

巴瓦早就断言屋顶是热带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他已经用不同材料和建造方式做了实验:

  • 平屋顶容易漏水且易吸热,尽管覆土屋面可以带来有趣的结果;
  • 相互咬合的卡利卡特(Calicut)瓦或称芒格洛尔(Mangalore)瓦虽然轻便,只需要很少的木材做支撑,但是几乎不隔热;
  • 传统的康提式平瓦维护成本高且只能用于陡峭的坡屋顶;
  • 水泥波纹瓦很轻,易支撑,又高度防水,但是难以隔热,而且很难看;
  • 半圆形的葡萄牙瓦能形成漂亮的肌理而且隔热性能很好,但双层层累需要挂瓦条、间隔很密的椽子、檩子和托架等复杂而昂贵的木材结构来支撑。

在为位于贾瓦特路(Jawatte Road)的一所住宅寻求合适的屋顶解决方案时,巴瓦偶然想出了将葡萄牙瓦顺着水泥波纹板的波峰和波谷铺砌的主意。这种联姻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一一出色的防水性能、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漂亮的外观,同时将二者的缺点最小化。屋脊和屋顶铺设更多瓦片来防止整体的滑动,而黏结性能则用加水泥浆的方式加以改进。新办公室是将这个新想法应用在大型建筑上的好机会,这次应用的成功使得接下来的很多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