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地形条件。湖南由于地处云贵高原至东南山丘,和南岭山地至江汉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多样。境内山峦丘岗起伏,山地约占一半,丘陵岗地约占三分之一,平原较少,形成山重水复的地貌特点,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河谷纵横密布,5公里以上大小河川达5000多条,形成湘、资、沅、澄四大水系,支流遍布全省。
温湿的气候特点。湖南纬度偏低,距南海较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物生长极为有利。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早有《永州八记》名篇,描绘永州八景,开山水散文的先河。宋代画家米芾为“萧湘八景”题诗作画,更突出了湖南的风景特点。湖南冬季北风,凛冽干寒,冷空气影响较大,但为期不长。夏季南风,淫雨多云,潮湿闷热,延续时间较长,成为长江流域的“火炉”之一。因此其传统建筑较为高大,讲求南向、穿堂风和遮阳等降温措施。湖南是我国雨水较多的省份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250~1750毫米。且阴雨较多,湿度较大,年相对湿度在80%左右。尤其雨水较为集中,4~7月俗称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山洪水忠较多,虫蚁孳生为害。因此对于建筑的避雨、隔潮、防虫害,以及沿河湖的防灾等都是极为重视的问题。
“一方风土造就一方文化”。湖南民居不同于北方民居,显得较为轻巧、通透;也不同于江南沿海地区民居,而较为扑实、粗犷。由于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农耕社会的封闭特点,以及举族迁移开拓等历史原因,湖南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较为普遍。一般百户左右,大至千户之多。村内小巷相连,区格整齐。
房屋规整方正,紧凑封闭。布局除正屋一侧或两侧出厢,或多进相连之外,更有多户并连,一户一开间或一户二间,前厨后卧,形成统一规格的集体住宅形式,为该地区所特有。
因地区产煤,又受广东影响,砖瓦应用普遍,一般均以砖墙承重,硬山搁檩,极少采用穿斗木构,为地区的突出特点。内外墙体均用三六九寸(10×20×30厘米)大青砖眠砌,不加粉刷,大面积的清水青砖墙面,冠以起伏变化的白色檐带,点缀门庐、漏窗,形成对比强烈,清新明快的格调;山墙有一字形、担子形(二担子、三担子)、金字(人字)形、弹弓形等多样变化或组合使用,檐饰彩绘或砖雕,点缀小型花窗,极为封闭,呈现坚实庄重的格调,但室内采光通风较差,常以亮瓦、漏光斗、房门亮子等措施补救。
《湖南传统建筑》
屋顶。两湖地区的民居上的做法相对简单很多,由于大多不作防寒的处理,所以泥背的做法并不常见。两湖民居屋面一般都是以檩上承椽板(桷板),然后上铺板瓦或小青瓦,中间用砂浆作粘结材料这种方式完成的。
但同时依然呈现出与当地自然环境(气温降雨、地方材料等)相适应的特点。譬如湖北峡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较大,比较潮湿,不像北方天气寒冷,需要做厚重的苦背来保温所以小青瓦都采用冷摊的方法,即不做望板和苫背,将仰瓦直接搁置在两根椽子之间,再将附瓦盖在两陇仰瓦之间的缝隙上,在室内可以直接看到仰瓦的底面,这样的做法便于室内的热量和湿气通过屋顶尽快散出。
一般民居都不用勾头、滴水,在檐口处用白灰堆成弧形锥台,这样灰色的檐口点缀着一串白点,也颇有装饰性。两湖地区的汉族民居一般不做举折,都是倾斜的直线屋面,与水平面成26°~30°的倾角。民居的屋脊与檐口两端亦不做翘角。正脊装饰形式较多,但多比较简单,最常见的形式是用瓦直接堆叠而成,如用瓦搭成各种空花纹状,如钱纹、三菱形花纹等。一般为自由落水,但因降雨量比较大,尤其是在梅雨季节,所以屋面一般比较陡。
槽门。是两湖民居庭院空间序列的第一个组成元素,一般合院式的民居都建有槽门。
檐廊。两湖民居中的檐廊上的屋架(檐步)主要采用抬梁或插梁式,也有利用檐柱或檐柱之间的大梁作为支点(图5-87),形成一个杠杆,支挑屋架上的檩枋。
天斗/过亭。两湖地区发现天井有两种比较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再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也有叫“天斗”。在大屋或祠堂中,经常可见纵横轴线上的院落中由四根柱子支撑着一个单檐或重檐的亭阁,两侧为厢房,同时再形成数个小天井。过亭一般采用天花。
墙体。两湖民居的山墙形式更为丰富,除悬山屋顶形式的民居的山墙外,更多的还是硬山山墙。位于檐檩下的围护墙,有前檐墙和后檐墙。露出椽子的叫“露椽出”或“老檐出”,不露椽子的叫“封护檐”或“封后檐”。
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两湖民居
桂阳雷宅
位于桂阳整鱼乡塘家门村。采用三开间前拼式构成,砖木结构,在两进之间设置歇山顶过亭,成为分户的界线和交通枢纽,也是夏季纳凉之处;且造型上构成高矮两墙体间的巧妙过渡与和谐统一。造型特殊,较为少见。
刘少奇故居
始建于晚清。平面布局规整中见变化。
湘南民居尺度
三开间宽度 | 9.7~11m |
堂屋开间 | 4~5m |
堂屋进深 | 5~6m |
天井开间 | 3~4m |
天井进深 | 1.5~2.8m |